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广东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回应新高考没有超纲
2007-6-12 12:45:50 来源:不详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近日,有个别媒体报道以及一些考生、家长称,今年广东省高考个别学科题目“超纲”,有可能导致不公平。对此,昨日(6月11日)下午,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回应,各科试题符合教育部的福建招生考试网纲,符合省的考试说明,在考试及录取的过程中都一直坚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。

  据悉,全省高考评卷工作将于明日正式开始。预计本月底前公布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高校录取分数线。高考录取工作将于下月5日开始。

  争议一:新高考个别X科考题“超纲”?

  回应:“专家认为今年物理题比去年容易”

  高考结束后,不少考生、家长都反映同为理科的“物理”、“生物”考题比较难,而“化学”比较容易,因此担忧在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,在同一针对理科生的划线下,会致使选考物理、生物的考生“吃亏”。

  对此,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我省各科试卷均符合教育部《学科福建招生考试网纲》及我省《学科福建招生考试网纲的说明》的内容范围和考核要求,没有出现超纲的试题,是科学、规范的。

  同时,该负责人还指出,考题的难与不难目前还不能说,要等试评结束后才有定论。“像很多人都说物理难,但我们请专家看过,他们认为今年的物理要比去年容易。”该负责人说,“现在还未是时候说考题难否,要从最终的平均分纵向对比看才能说明问题。像去年的数学大家都说难,结果最后平均分比前年还多了10多分。”

  争议二:个别科命题过难导致不公平?

  回应:命题时已考虑各科难度基本等值

  据报料,昨日有几十名选考生物科的考生家长集体到省教育考试院上访,认为“生物”命题要比其它两门“理科”(物理、化学)难,导致不公平。

  对此,省教育考试院表示,从高考新方案的考虑、最终确立到命题,广东一直坚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力求各科的命题“基本等值”。

  有关负责人透露,这种“基本等值”体现在各学科命题的试题立意、情景设置、设问、答案及评分标准等各方面,是适度反映新课改的标准及要求的。比如,命题是立足于各学科考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,合理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及难度分布。“这种基本等值的工作,不是凭空说出来的,而是根据以往的考题评卷经验及总结,走访了全省21个地级市近100所学校抽样测试,并进行全方面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,因此,广东的新高考在命题的时候就已经注重了‘公平’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此外,该负责人也强调,由于考生群体不同,各学科内容及培养目标不同,要做到各学科“完全等值”是不可能的,也是不科学的。

  争议三:评卷会不会对“难科”适当放松?

  回应:今年不会有“难度系数”

  “如果试评结束后,发现某科特别难,平均分比较低,会不会针对该科做出相应的‘调整’,如在该科设‘难度系数’等,使考试录取更公平?”在了解孩子考得不理想后,有些家长禁不住发问。

  “首先,就没有‘假设’、‘如果’。省教育考试院目前已经进行试评了,并将在试评的基础上,通过统计分析,制定科学、合理的评分细则。13日起正式评卷。”昨天,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回答,试评是把几个地区不同水平、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试评,以保证试评的结果能反映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考生的水平,确保试评有其代表性。就目前的试评情况看,与命题时的设想基本一致,所以请考生和家长放心。

  “同时,没有科学数据反映‘难度系数’是可行或有一个可靠、公平的‘难度系数’,对某些科目搞‘难度系数’,就会对选考其它科目的考生不公平。”该负责人说,“因此,今年不会设立‘难度系数’。”

  对部分考生、家长坚持的“个别学科比较难”的声音,省教育考试院认为,新高考提供了考试的“多样性”,更有利人才的选拔,“关键问题不是‘考了什么’,而是‘学了什么’。”该负责人说,“考生最初选择学习某一科目、某一模块的时候就已经承担了该科‘考什么’的风险。因此,难或容易都只是针对学习而言,不能与其它科横比。”

  争议四:考题难易会不会导致选考考生数的急剧变化?

  回应:高中生选科不应带短期功利性

  今年的某一科考题特别难或容易,会不会导致高中生在选X科的时候“扎堆”?这也是一些老师担心的问题。

  对此,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,高中学生选择学习某一科目应该是从爱好、兴趣出发,而不该从考题难易出发。同时如果“扎堆”报考,反而会导致该科“竞争加剧”,使考生被心仪高校录取的难度加大。“因题目难或易而选读某一科目的做法是带有功利性的,而且也是不妥的。”该负责人举例,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文科容易,但实际上,目前高校招生计划的设置都是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的,理工科的需求计划远远高过文科,相对来说,文科考生的竞争更为激烈。

  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